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登記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成立時間:1991年1月
導航
產業項目
面對行業內的轉型升級,企業該如何認識和規劃?
來源: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近兩年來,國內傳統珠寶品牌面臨著飾品市場占有率不斷縮減的困境,新興的快時尚珠寶品牌卻以迅速發展的態勢搶占市場份額,國內的珠寶消費群體和消費理念正在轉移,80后、90后逐步成為市場消費主力,形成品牌著重覆蓋的重點目標市場。
新型消費需求的崛起也預示著珠寶行業走到了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中國珠寶行業的競爭格局如何?未來珠寶行業又將呈現什么樣的發展趨勢呢?
傳統珠寶消費遇冷催生轉型升級
通過近幾年國內知名老牌珠寶商的年報數據,不難發現,從2014年起珠寶終端零售的增長速度已有所放緩,甚至呈現利潤下滑的趨勢。傳統品牌市場占有率被壓縮,同期以APM、施華洛世奇為代表的輕奢時尚珠寶品牌在國內悄然崛起,受到年輕消費者的熱烈追捧。
據統計,APM2017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5%,毛利率為75.8%,去年上半年其國內市場銷售額同比漲幅104%,業績翻了超過一倍。施華洛世奇2016年中國區銷售額達到17億元人民幣,比2015年同比增長13%,中國成功超過美國成為施華洛世奇最大的市場。
年輕化的珠寶品牌正在成為我國珠寶行業的新興力量,在同質化產品趨于飽和的市場現狀下,新生代珠寶品牌迎合了年輕消費市場,打造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和營銷策略,在國內珠寶市場占有率增長明顯,呈現迅猛發展的態勢。
珠寶年輕化與設計升級成新趨勢
相比價格高昂、款式雷同的傳統珠寶產品,年輕化、個性化,具有當下潮流特色的珠寶設計已經成為消費主流。過去的消費觀念在于品牌和珠寶玉石自身的“性價比”,而新一代消費人群更看重產品外觀和品質,讓穿戴者能自由地表現自我,凸顯自信和個性,賦予時尚達人卓然出眾的魅力。
縱觀國內珠寶市場變遷,從最初商場百貨形式的傳統零售終端,到O2O(線上到線下)模式的流行,再到新零售概念興起,行業在經歷一系列分化重組后迎來了互聯網的強勢來襲,又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格局。
未來,針對特定族群或產品品類的新興業態將呈現明顯分化,傳統品牌“一統天下”的格局將被改變,珠寶市場將迎來精確細分時代。
珠寶行業新動向分析
1、渠道驅動向品牌驅動升級,二三線城市呈增長趨勢,非黃金首飾市場份額提升
二三線城市人口眾多,珠寶滲透率較低,成未來增長點。根據數據,2016年一線城市新婚女性鉆石購買率為61%,三四線城市滲透率僅為37%。據估測,2010-2015年二線城市珠寶市場年增長率達37.3%,而三線及以下級城市珠寶市場復合增長率高達45.3%,遠超一線城市的同期31.9%的增長率。
以二、三線城市為代表的消費者正逐漸成為中國鉆石消費的潛在力量。隨著居民消費需求升級和消費群體的年輕化,預期鉆石鑲嵌首飾產品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向發達國家鉆石首飾消費看齊。
2、去中心化的分享型珠寶經濟
區塊鏈一詞近兩年可謂是火遍大江南北。區塊鏈技術被廣泛運用于金融端,我們不需要過分深究它的原理,只需要知道其核心思想就是去中心化,這便是未來的趨勢。因為抓住大趨勢就是抓住未來。
資源整合是競爭關鍵
我們都知道,珠寶首飾行業產業鏈分為三個部分:上游為原材料供應商,中游主要為設計加工廠商,下游則是終端零售環節。
目前,上游產業已發展成熟,據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規定,境內的珠寶首飾企業采購一般需要通過金交所、鉆交所進行,其他鋪料與設備可以從市場其他渠道進行采購。
因此,行業發展及盈利機會向產業中下游集中,零售渠道和上下游資源整合能力成珠寶首飾企業的競爭關鍵。
從商業模式來看,我國珠寶首飾企業可分為三類:1.以生產、加工為主:該類企業規模較小,主要為珠寶產業集群基地的中小企業;2.集設計、生產和銷售為一體:該類企業綜合實力較強,典型代表有周大福、老鳳祥、潮宏基等;3.專注于品牌、渠道建設和運營:該類企業行業整合能力較強、運營效率較高、市場擴張和品牌價值提升較快,典型代表如周大生。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黃金、鉆石、翡翠等珠寶飾品的消費量逐年增長,珠寶首飾零售行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與此同時,為規范及鼓勵珠寶首飾行業的發展,我國出臺法律法規及政策亦日趨完善涵蓋了原材料供應、交易平臺、稅收環節等諸多方面。
據億動數據提供的資料顯示,珠寶行業2018年行業總產值將突破10000億,然而中心化的實體店鋪將不再是消費者的主場,而是分散開來,這也說明,如今每個人都有機會從珠寶10000億的蛋糕上分一塊,一大批有資源有想法的人已經摩拳擦掌的進入了曾經難以進入的珠寶領域,并在這里掘取了巨額財富。機會的窗口一旦打開,便會有大批先知先覺的聰明人蜂擁而至。
珠寶作為資本驅動下的行業,必定會將其他行業的先進經驗和模式引入,未來,行業可能不僅需要面對“以人為本”,還要以“資本、數據、消費者”為核心的新型產業結構。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
承辦單位: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廣告總代理:北京中聞視媒廣告有限公司
電話:010-67133538
郵箱:cneescc@163.com
京ICP備18040214號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本站關鍵詞: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方網站 | 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東方文化教科文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