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登記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成立時間:1991年1月
導航
科技新聞
讓智能機器人解圍世界性安防困局
來源:
編者按:層出不窮的安全事件使安全防范、安保服務成為世界性難題,社會高速發展呼喚更加智能與安全的防控體系。2018年世界機器人大會8月15日在北京盛大召開,“機器人公共安全行業應用”專題論壇是本屆大會開幕式當天在大會眾多分論壇中第一個鳴鑼開講的。這是一場安防機器人的盛會,來自多國公共安全領域的機器人專家、學者、企業家和應用需求方齊聚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共論安全領域機器人的發展痛點、挑戰與機遇。
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安全事件使安全防范、安保服務成為世界性難題,自60年代初,發達國家就開展了警務機器人的研究,研制出多種型號機器人。“9.11”恐怖事件后,各國更是加強了警用機器人的研制工作。現階段,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日本、以色列等國已處于領先地位。我國警用機器人研發起步較晚,在國家“863”等研究項目的支持下,經過近30年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某些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機器人能幫助安防警務做什么?
據《2017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中的統計,發達國家警察占人口0.3%,我國僅為0.12%,我國警察數量的缺口為252萬人; 2014年我國保安人員達到450萬人,需求缺口仍然不少于112萬人,并且老齡化趨勢嚴重、人員流動性大(年度流動率達到21.7%)。
傳統的安全防控體系存在嚴重不足,國內外恐怖形勢嚴峻,涉爆案件增多,警員和安保人員數量需求急劇上升,危險裝置逐漸升級,以人工為主的處置方式使警員面臨越來越大的生命危險,以人為核心的防控,受氣候環境影響大,難以做到全天候無縫隙監控,發生警情時不能迅速進行現場處置,難以及時阻止犯罪和警情擴大。
蘇州融萃特種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梅濤指出:傳統警用裝備與機器人技術的結合,將形成具有多形態移動、豐富感知、主動目標追蹤、動態分析和實時決策處置等五大能力的“警用機器人”,將有效替代警員執行高危險性任務,并能夠推動 “防、控、處”兼備的動態安全防控體系建設。
中關村融智特種機器人產業聯盟秘書長陳曉東在主題為“警用機器人發展痛點解析”的報告中重點對我國在研制警用機器人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詳述。他指出
我國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已經將公共安全機器人列為“十三五” 十大標志性成果,科技部在重點專項中將警用機器人列為重點支持方向,國家推動目標明確。
“當前無人化裝備發展現狀令人堪憂”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主任李劍在報告中形象地指出,目前機器人普遍存在“耳不聰目不明、識別率低、續航能力弱、系統故障率高、環境適應性差、交互內容缺乏” 等等人工有余、智能不足的問題,稱此種現象為“殘疾機器人”。
反劫持裝備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反劫持作戰與裝備技術軍隊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預防與處置爆炸恐怖襲擊事件專家咨詢組和國防科技武警反恐特戰技術專家組組長、武警特種警察學院的邢春洪教授在論壇上認為“當前無人化裝備發展現狀令人堪憂”,他指出在主觀因素的影響下,雖然相關技術日新月異、裝備性能卻止步不前,應用層面存在無人化裝備水土不服,藥不對癥,因為昂貴,會用不敢用等問題。
與此同時, 中國低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孫永生從另外一個角度強調了無人機作為空中機器人,它的廣泛應用會帶來對國家、社會和個人一些系列安全性問題,會沖擊公安機關傳統意義上的“制高點”,因此無人機警務應用一定會帶來警務方式的變革,他指出合理密切科學管控十分重要,同時警力應充分進行配備和采用智能無人機設備。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
承辦單位: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廣告總代理:北京中聞視媒廣告有限公司
電話:010-67133538
郵箱:cneescc@163.com
京ICP備18040214號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本站關鍵詞: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方網站 | 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東方文化教科文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