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登記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成立時間:1991年1月
導航
文化遺產
理性看待西方物質文明影響
來源:
![]() |
|
近代以來,西方對中國的影響,不單單體現在政治、軍事、經濟層面,恐怕更直接更廣泛更深入的還是在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尤其是生活習俗,也就是同老百姓密切相關的衣食住行等事情上。不久前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晚清以降:西力沖擊下的社會變遷》,就闡述了晚清之后在西方物質文明沖擊下,中國社會所發生的種種變化:一方面,傳統農業社會封閉、單調、等級森嚴的局面雖然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了,但傳統勢力依然強大;另一方面,西方物質文明的傳入,一下子打亂了中國社會發展的固有周期,從而對傳統的社會生活造成巨大沖擊,引發了新舊沖突、城鄉沖突、公私沖突、強弱沖突、華洋沖突等等,而這諸多沖突又常常交織在一起,呈現出錯綜復雜的局面,構成近代中國社會的紛紜萬象。
此書作者蘇生文,從上世紀90年代讀研伊始,就將研究領域鎖定在中國近代史方面,之后工作,又根據所供職的博物館的特點,選定“西方物質文明與近代中國社會”作為研究方向。20多年來,已發表論文40余篇,并有多種著作問世。
面對晚清這個“3000余年一大變局”的歷史階段,作者謙稱《晚清以降:西力沖擊下的社會變遷》不過是其以前成果的自然延伸與擴展。此書由25篇文章組成,分五大部分:一、“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闡述在現代化的進程中,“現代”是如何被“傳統”束縛、又是如何沖破“傳統”的;二、“走向世界與認識世界”,闡述隨著國門被迫打開,國人是如何走向世界和認識世界的;三、“西力沖擊下的社會變遷”,闡述在西力的沖擊下,中國是如何被動地接受“西方文明”的;四、“文學視野中的現代文明”;五、“大變動時代的歷史人物”,所涉及的人物有慈禧太后、咸豐皇帝、封疆大吏李鴻章、技術官員陳璧,以及掌握一技(西技)之長的普通人……無疑,第三部分是全書的核心,作者于此深長地總結道:
西方物質文明的引進雖然只不過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一些枝節或側面,遠不比維新、革命、運動那樣有深度,但其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是絕對不可小視的。對一般老百姓來說,如果在飲食、服飾或者風俗習慣方面只要稍微有一點變化,可能就是驚世駭俗的,動輒就會引起軒然大波……西方物質文明的傳入,對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書的特點之一,是在史料的選取上本著“史料的來源不拘一格,搜采要博,辨別要精,大要以‘無意于偽造史料’一語為標準”的思路,“有道理”地采用時人撰寫的能反映一定歷史真實的文學作品,探微抉隱,以期揭開被“大歷史”掩蓋的真實的歷史細節。
書中第四部分,嘗試以文學作品為史料來發掘在西方物質文明傳入過程中所發生的歷史細節,是比較有新意的,不妨舉個例子以具體說明。
《新石頭記》是晚清小說家吳趼人創作的一部小說,1905年開始在《南方報》上連載,1908年印發單行本,共40回。名為《紅樓夢》續書,實與原作基本沒關系,只是借用書里的人物賈寶玉、薛蟠等來寫現時的世界和未來的世界。吳趼人將矛頭對準伴隨著堅船利炮而來的“西方文明”,以及列強在推行“西方文明”過程中與東方文明的沖突,并寄托著自己美好的社會理想:未來的中國不僅在科技文明方面遠勝于西方,而且以儒家傳統道德為核心的東方文明也將執人類文明之牛耳。
秦漢以降,華夏大地經歷了三種不同的社會形態:古代封建社會、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現代社會主義社會。晚清則是中國社會由古代向近代轉型的重要過渡階段,其發生的變化廣泛而深刻:有進步的社會變遷,也有倒退的社會淪落……各種不同的變遷形式并存互動,匯成漸變與突變交錯進行的多重變奏,改變著社會的面貌。也許,這就是這本書備受專家青睞與民眾喜歡的原因所在,也是作者這么多年來孜孜矻矻不憚坐冷板凳的原因與動力。
相關鏈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網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
承辦單位: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廣告總代理:北京中聞視媒廣告有限公司
電話:010-67133538
郵箱:cneescc@163.com
京ICP備18040214號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本站關鍵詞: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方網站 | 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東方文化教科文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