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欧洲杯在哪年/2025世界杯/nba球衣专卖店/1999年曼联三冠王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登記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成立時間:1991年1月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傳統陶瓷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來源:

摘    要:在全球化高度發達的今天,構建健全的傳統陶瓷行業發展規劃應當從更加廣闊的大格局、大視野入手。如何在全球化的進程中規避我國傳統陶瓷業千百年來的劣勢,如何更好地融入到“一帶一路”戰略所帶來的政策紅利中來,值得我們深思。文章意在通過總結和反思影響我國傳統陶瓷業興盛和沒落的主要原因,對比古今傳統陶瓷業發展條件,展望其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關鍵詞:一帶一路;傳統陶瓷業;機遇;挑戰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圖分類號:J527;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8)06-0138-02
一、“遠達四海”——我國傳統陶瓷業興盛重要條件之一

陶瓷是我國在人類文明史上貢獻巨大的成就之一,它通過“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等貿易交流線路的傳播,輻射和流行至中亞地區、歐洲以及朝鮮半島、日本、南亞和北非等地區,輸出文化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絲綢”“茶葉”一起成為中國巨大貿易順差的根源。可以說,“遠達四海”是中國陶瓷業在唐朝以后發展迅猛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國與西域諸國乃至歐洲國家的陸上通途,絲綢、茶葉成為貿易交流的主體。隨著與西域交流的不斷深入,不同的文化、藝術風格深深影響著華夏文明。
盛唐時期,“萬國來朝”,各種文化交流不斷。唐代廣為流傳的“三彩”中存在著許多“胡人”“胡馬”的造型(圖1);兩宋之時,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了一個頂峰,各種窯口的陶瓷器層出不窮,各領風騷。其影響力更是遠播至朝鮮半島、日本等地,特別對日本的陶瓷審美產生根本影響。另外,由于宋時發展起來的高超造船技藝,我國產的各種陶瓷器可遠渡重洋,傳播至朝鮮半島、阿拉伯沿海乃至歐洲。而后,蒙古帝國作為橫跨歐亞兩大洲的統治者,在某些方面來說統一了市場,消除了大洲之間的地理和經濟壁壘,為當時的陶瓷業、絲綢業等手工業和商業開辟了一個廣袤的統一市場;同時,由于文人在政治上受到打壓,缺失了仕途的上升通道,多寄情于藝術。文人在瓷胎上用國畫的技法繪制出圖案,使得元青花一躍即攀上了藝術高峰。
自元代開始,繪有伊斯蘭紋樣的中國產陶瓷成了暢銷品(圖2),伊斯蘭教覆蓋的下的廣大阿拉伯地區成為了中國陶瓷廣袤的市場。元代景德鎮青花瓷興盛時期,阿拉伯商人帶著紋樣草圖、含有鈷的釉料等來到中國進行訂制,制成具有獨特伊斯蘭風格的器型和紋樣的瓷器,由陸路水路銷往中東各地。16世紀末起,歐洲的貴族以擁有中國陶瓷為榮,這是“地位的象征,是富貴且具鑒賞品位的人家才能享有的奢侈”。
清代,這一時期的青花裝飾中出現了元青花那種追求中國畫效果的模仿。同時,產自云南的鈷料“明珠料”的發現和使用,使得青花紋樣出現了五種不同的色階變化,本主外銷的青花瓷又一躍而起,攀上了另一個藝術高峰。
這種經濟交往可以說是全球化的發展雛形,而古往今來進行的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人們逐漸適應了不同文化的“共同在場”。可見廣泛的經濟交往和開放的態度,以及趨同的市場理念和價值觀取向為我國傳統陶瓷業帶來了巨大的生機,為其發展奠定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

 

 

二、“過眼云煙”——我國傳統陶瓷業發展困境分析

雖然我國陶瓷有著幾千年的燦爛歷史,但在近代中國從農業化向工業化轉變的過程中,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客觀條件限制和機械化大生產帶來的挑戰,傳統陶瓷業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一方面,固守的陶瓷工藝和產業組織上的落后,經營觀念上的陳舊以及產品結構單一等傳統陶瓷業自身的劣勢造成了傳統陶瓷業的衰敗;另一方面,機械化生產的低成本、批量化、生產周期短、收益高等優點戰勝了手工制作的高成本、生產周期長等缺點,這一事實更加劇了其行業本身的衰落。

(一)自身發展的瓶頸

我國傳統的陶瓷業有著十分成熟的產業結構、發展模式,在諸多傳統窯口的興盛過程中,特有的技藝和完善的產業組織結構支撐起其跨越式的發展。但是任何事物都要辯證來看:誠然,手藝人世代傳承的技法是獨特的,例如景德鎮的青花瓷器之造型、釉色皆為上品,深得國內外市場的青睞;但固守不變的技藝卻無法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原有的技藝所生產的產品不能滿足當代市場的需求。

(二)機械化的沖擊

機械化大工業的推進生產出大批量的不銹鋼制品、塑料制品,由于其更容易生產,更耐磨耐用,具有不怕摔碰等優點,因而占據了人們的生活,擠占了陶瓷品的市場。

三、古今傳統陶瓷業發展條件對比

(一)經濟發展

歷史上,開闊的市場給予傳統陶瓷業巨大的生命力。往返于東西方之間的駝隊與商船推動了中西交流,擴大了雙邊市場,也為陶瓷帶來生命力和影響力。而后由于海禁和封建王朝的衰敗,陶瓷隨之沒落。從歷史上看,戰亂和閉塞的時期,陶瓷業發展就萎靡不振,停滯不前;和平和開放的時期,陶瓷業發展猶如走上快車道,一日千里。經濟發展是陶瓷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經濟的繁榮發展為傳統陶瓷業為代表的傳統手工業,乃至各個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廣闊的平臺和極大的機遇。

(二)政策導向

我國各朝代的政策各有不同,對陶瓷的影響也各有千秋。除去我國歷史上對內的諸多政策變化外,政府的對外政策對陶瓷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絲綢之路”是盛唐時由張騫通西域而開辟的,它打開了中國和中亞乃至歐洲世界的交流渠道,中國的絲綢和三彩、茶葉等商品通過“絲綢之路”遠銷中亞和地中海沿岸各國,而各國的珠寶、香料也齊聚大唐,中外交流十分繁盛。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極其開放和繁榮的朝代之一,通西域,渡東瀛,中華文明輻射范圍廣泛,陶瓷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唐三彩“不僅供應國內,還遠銷海外”。其中一些駱駝俑高達一米左右,生動地反映出當時往返于絲綢之路上的多民族經濟文化交融。
“海上絲綢之路”由來已久。自漢唐起開始形成雛形,宋元達到頂峰。由于高超的航海技術發展和廣州、寧波、泉州等港口的興起,海上運輸變得更為興盛。大量的陶瓷和茶葉、絲綢絹布一起出口,貿易繁榮。元代,統治者認識到海外貿易為國家帶來的好處,制訂了多種支持貿易的政策。中國與阿拉伯的貿易受到大力推動,陸上貿易從巴格達直達北京,海上貿易從波斯灣到達福建泉州(圖3)。明初“鄭和下西洋”,航路一度繁盛,但明后期至清中期,海上絲綢之路沒落,到乾隆年間,“閉關鎖國”國策下的海禁終于徹底擊潰了海上絲綢之路,使之成為了歷史。
可以推論,我國陶瓷的發展乃至國力的昌盛都離不了開放的國策和廣泛的對外交流。
當今,我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目標,以陸路的“絲綢之路”帶和海路的“海上絲綢之路”帶為發展軸線,以開放的姿態帶動經濟文化發展交流,契合了歷史經驗和教訓,使得我國傳統陶瓷業發展也走上了政策利好的方向。

四、“一帶一路”背景下傳統陶瓷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一)發展機遇

比對歷史上我國國力昌盛和陶瓷業快速發展的時期,當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構建,對我國陶瓷業為代表的傳統手工業,以及制造業等產業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樣,今日的中國已具備長足發展的經濟作為支撐,兼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技藝,這些都是我國傳統陶瓷業進一步發展的成熟條件基礎。“一帶一路”戰略的施行則從政策上為傳統陶瓷業助力,又重新打開歷史上受中國陶瓷影響之地域的市場,這對我國傳統陶瓷業發展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二)發展挑戰

“一帶一路”戰略在帶來廣闊市場的同時,也給傳統陶瓷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正如當年中國加入WTO時一樣,雖然中國的產品獲得了廣泛的市場,但是國外物美價廉或者具有特殊審美價值的產品到中國來,同樣擠占了中國的市場。我們應當以辯證的眼光看待“一帶一路”戰略給傳統陶瓷業帶來的影響。積極提高行業自身的質量,積極做好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的準備,方可使我國傳統陶瓷產業能靈活應對挑戰?!觯▌⒅菊?,王瑞   武漢理工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1] 柯璐.從歷史傳承的視角研究中國傳統云紋的創新——以包裝設計為例 [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7(07):42-44.

[2] 劉程.“情感的棲息地”——論中國傳統建筑中的裝飾文化符號 [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5(06):55-57

[3] 譚晶.蓮花紋樣在陶瓷裝飾中的造型風格演變探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2(03):150-151

[4] 武定宇.由外而內——中國當代藝術的思考 [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5(12):111-113

[5] 陳殿.明代官窯青花瓷量產的裝飾方法[J].裝飾,2014(04):50-53[6] 楊永善.瓷器的發明與創造 [J].裝飾,2017(03):60-66.
相關鏈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網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方網站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
承辦單位: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廣告總代理:北京中聞視媒廣告有限公司
電話:010-67133538
郵箱:cneescc@163.com
京ICP備18040214號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本站關鍵詞: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方網站 | 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東方文化教科文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