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欧洲杯在哪年/2025世界杯/nba球衣专卖店/1999年曼联三冠王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登記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成立時間:1991年1月

“杜尚的領土”與“圖靈的土地”,網絡藝術是傳統當代藝術的權利威脅嗎?

來源:

網絡藝術是對傳統當代藝術絕對話語權的權利威脅嗎?2012年,十三屆卡塞爾文獻展第一次將展覽場地擴展到卡塞爾之外的阿富汗(喀布爾),也才有了第十四屆文獻展向希臘學習的連續性設想,并以此進行了實踐。2022年的第十五屆文獻展還會繼續擴張嗎?如果一個展覽在地理范圍上的擴張無法再為藝術和展覽本身提供任何本質變化的話,也許就應該嘗試在理論與概念上進行更新與擴張。

從十三屆卡塞爾文獻展開幕至2018年9月已經過去六年,為什么今天要在這里再次提起?首先是因為這一屆文獻展幾乎可以堪稱是除最早的幾屆文獻展之外當代藝術展覽范圍內的典范,因其規模和藝術史的邏輯,細膩而又創新的展覽概念,人文主義關懷與時事歷史的關注,雄心與格局等。可以說,這是一次在視覺知識體系中傳統人類情感與認知邏輯上的大融通。

這次展覽包含了對人與社會種種關系的討論,以及對現實的推動,策展人站在人類中心主義的立場上思索著與人類生存相關的基本問題。對這些關系問題的討論,進一步明確了當代藝術展覽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身份、地位和角色,也確定了藝術家這個始終要面對“創造與未知”的職業化群體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力。一個具有創造力的展覽也會刺激藝術自身的發展與進化,無論從內容,還是到形式。

急需擴張的第十五屆卡塞爾文獻展(概念,2022)

首先,這是一個假命題,或者說是一個藝術從業者的焦慮。如果傳統的當代藝術理論在今天無法再提供人們對藝術/文化的內在隱性需求,那么它就需要考慮向這個時代中更新更活躍的領域汲取變革的思維與觀念。它一定與互聯網有關。

今天我們看待當代藝術,恐怕要從兩個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原因在于,正“自立門戶”并勢如破竹的新媒體和網絡藝術的出現。值得我們關注的是:網絡藝術與傳統當代藝術之間的差別,即那些在傳統當代藝術理論中不曾存在的思想和邏輯。如今較為明顯的差別在于,在網絡藝術家(暫時的稱謂)的思考與關注中,① 其觀念既可以是社會公共性的,又可以是科學技術造就純形式的(這里指作品的發生路徑);② 表現方式上,它既可以是來源于網絡又投放于網絡中的,它們可以不與現實生活發生穿插或互生關系,只需觀眾按照作品的邏輯進入和互動,完成它的閉路循環,也就完成了作品;③ 它也可以是,以傳統的媒介方式呈現在傳統的實體空間中的;④ 如作品需要,它還可以兩者兼具。如此,從競爭或進化論的角度看,網絡藝術已然比傳統當代藝術多了一層生長與存在空間,實現了從“1+1”到“1+2”的區別,那么在之和2和3之間便可發生無數種創作方式、思路和新視覺邏輯存在的可能。這會不會是對傳統當代藝術理論愈加緊迫的一種質的威脅或打擊呢?除非傳統當代藝術的概念主動擴張和更新——將網絡藝術的發生、關注、投放環境等信息完整而有效地包容進來,實現現實世界與網絡世界的密切視覺關連。

新技術性美學的發生邏輯與傳統當代藝術的關系可能

在文獻展中納入網絡藝術的部分,并不是說要在展覽布局上增設一個空間或場地展示網絡藝術的作品,而是將網絡藝術的發生、存在邏輯,以及“輻射-延展-突變”的互聯網思維吸收進來。于是,① 在空間上,多了一層虛擬空間,它和觀眾之間可以是怎樣的關聯?② 時間上,它既可以很快速,也可以很緩慢。當我們自由切換網絡頁面時,它是加速的;當我們不愿等待網絡的加載時,它變得很緩慢...策展人要如何通過展覽的空間設置來引導觀眾的時間觀念呢?

生長于互聯網中的事物同樣是具有壽命的。關注網絡藝術的“生長、變化與消失”,這些過程性的東西與我們的現實生活以及心理活動有怎樣的聯系?當網絡藝術被集中在文獻展上公開討論時,那些傳統的當代藝術作品此刻又有哪些存在的必要性?它會不會像今天互聯網時代中傳統工業生產部門于社會中的作用呢?屆時,或許會有許多作品都跟互聯網(以及網絡技術工具)有關,正如許多傳統企業會考慮轉型一樣,但這些都不是積極主動的,而是被社會形態的變革推向的一種臨時的心理建設——“適者生存”。

文獻展在阿富汗,歷史的必然

網絡藝術的基本創作材料是虛擬的“代碼”,它們來源于無法觸摸的網絡,終其形式又可以投放到網絡。它們依靠在網絡中的延展過程和持續互動的交流過程產生意義,它們可以越過傳統物質世界而存在,它們虛擬,卻又從未與現實分離。如果在未來當代藝術的概念中不包涵傳統現實與網絡藝術深層聯系的話,或許傳統當代藝術理論便會在不久的將來慢慢失去它的絕對話語權。

其實在1997年的第十屆卡塞爾文獻展上展出過一些新媒體及網絡藝術的作品,當時策展人站在了一種相對簡單且略顯“強勢”的展覽布局上考慮,并沒有尊重到網絡藝術作品的美學呈現所需的藝術語境與展出條件,只是拿出了一個房間堆滿了電腦屏幕。文獻展使用這種方式統一展示各自擁有不同投放路徑的網絡作品,并不符合網絡藝術的發生邏輯。但我們又不應忘記當時的藝術處境——世界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對“觀念藝術”的概念進行深入實踐,豐富20世紀60年代所建立的傳統當代藝術的理論和形式,藝術家和策展人將他們的實踐深入到了從各大洲到各個地域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及大街小巷。2012年,卡塞爾文獻展發生在了阿富汗,也便順理成章。

在今天看來,這幾乎成了歷史的必然。因為在2012年的現實世界里,阿富汗幾乎是人類世界的現實焦點。這不僅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和宗教歷史原因,更是因為它是影響大國之間世界格局發生轉向的實體戰場。社會制度、熱門宗教、價值觀念、自由民主、獨立宣言等時代課題都在這里交叉碰撞,未來它還會是獨一無二的戰爭焦點嗎?

今日的戰爭焦點是什么?那些曾經的歷史關注,依然赫然在目,只是當人們都能夠理解它的發生時,它就有可能轉變為一種“局部戰爭”,而不再是全人類共同前進的潛在威脅。阿富汗戰爭是存在于人與人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的一種緊張關系。然而,今天的現實又增加了現實社會與虛擬空間之間的關系:人類的職業規劃與智能機器之間開始交替;物質材料與編碼程序之間開始類比;紙質金錢、卡片與電子貨幣之間的關系;大眾的思維邏輯與科學技術發展之間的交互與競爭等一系列問題。哪個更緊迫?在我的邏輯中,哪個更能代表未來世界的關系,哪個便更緊迫,哪個也就更值得去緊急處理。

“杜尚的領土”與“圖靈的土地”

馬歇爾·杜尚和約翰·凱奇在一個接電的棋盤上下棋,棋盤作為凱奇譜曲的界面,杜尚的妻子埃里克西娜·提尼·杜尚(Alexina "Teeny" Duchamp)在一側觀看。照片拍攝于多倫多“團圓”(Reunion, 1968)活動現場。©1968久保田成子(Shigeko Kubota),圖片由紐約瑪雅史登霍爾畫廊(Maya Stendhal Gallery)提供。

卡塞爾文獻展至今依然是當代藝術里的“實力”與“顏值”擔當,這就要求我們主動去想象下一屆文獻展會發生哪些變化的可能。

2022年,一個不遙遠的存在,但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我們這些“局外人”來說卻有些遙不可及,它會影響今天所有的社會存在,藝術形式也位列其中。今天的社會狀態已然提供給了我們進行猜測的具體線索,這并不是說要我們猜測下一屆文獻展策展人們的具體想法,而是對文獻展整個展覽形態、概念和策展邏輯本身進行極具理性的期待和構想。

“杜尚的領土”(所謂當代藝術領域)和“圖靈的土地”(所謂新媒體/網絡藝術)要不要被提及和展開討論?在以往的任何一屆文獻展中,藝術家的地理范圍、作品形式、主題關注,以及藝術概念的引導幾乎都站在了“杜尚的領土”上進行思考與掌舵的。如今,人類面臨的問題與威脅不僅僅是人與人、社會與社會之間地區文化沖突所造成的普遍性問題,人與互聯網、新科技的關系已經有些讓人捉摸不透,它們在未來幾年或幾十年里,對人類的威脅與幫助到底有多大?許多學科都在為此不知疲倦地進行解刨和實驗,嘗試著提出各種好的和壞的可能。如果當代藝術觀念滯后,還只是關注人類情感的話,或許便不符合藝術的概念在當下急需擴展與更新的“請求”。

我期待“圖靈”與“杜尚”在下一屆文獻展中可以正面切磋,想象著兩個高手坐在我們對面下棋的場景...

林茨電子藝術節(奧地利)的展覽現場似乎要比任何一個當代藝術展覽或者藝術博覽會更讓人激動人心與投入。這不僅是因為技術帶來的新鮮和有趣,它提供了一種讓人應接不暇但又能夠理解的視覺體驗,它將觀眾帶入其中。許多參展作品在構思與制作時,觀眾就是它的一部分,新媒體網絡藝術更直接、更準確的開始滿足我們的需求——觀賞與體驗帶來的新思考。而傳統當代藝術似乎離這種需求越來越遠,越來越只剩下專業的業內人士停留在展覽中,沒有了群眾基礎。

但遺憾的是,林茨電子藝術節更多的站在了“科學-技術-未來生活-創新”的層面,以技術為本,以藝術為形式,或者說有些作品只是科學技術的展演形態,而不是為了藝術本身。但也不排除少數的網絡藝術作品為藝術形式的發展變化和藝術體制的更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樣本。

或許,網絡藝術的發生并不是站在傳統當代藝術的領土上試圖助其擴張與觸角延伸的,而是當當代藝術建立和鞏固其話語權時,科學技術正悄無聲息地發展和凝聚著自己的力量,開墾新土地。網絡藝術的發生正是得益于這片新土地。今天藝術觀念的進化不再是延續性的,在網絡世界中,也許要依靠“斷層”的力量來實現質的變化——在那些不可控的、自發的、時代的“基因突變”中,捕捉其中潛藏的美學力量與新鮮規則。

依林茨電子藝術節的角度,當代藝術的理論縱然不是重中之重,但盡管如此,只要藝術的形式與概念有更新的機會和可能,我們都應把握。站在傳統當代藝術的價值觀上言說和分析新媒體和網絡藝術,必然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也正是因為這些不確定性,才構成了這篇文章的思考邏輯,這些理論無關對錯,只是提供一些思考未來藝術的參照。

站在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雙重空間立場上,當代藝術應該更加包容,這是一個學科發展進化的必經之路。

為了擴展與更新當代藝術的概念,我們需要思考(但不限于):

①如何在展覽中保留和呈現網絡藝術的自身美學?技術美學包含哪些特點?

②傳統當代藝術如何與新媒體/網絡藝術在理論上進行銜接?

③當代藝術理論和概念的更新會是革命性的還是革新?因為即使我們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工業時代的生產也依然要繼續,只是它的效率會更高更快。

④傳統后工業時代的思維如何與網絡時代的日常生活進行過渡與銜接?

⑤納入網絡藝術思維邏輯的當代藝術和展覽,其內在的藝術系統構架是什么?與傳統當代藝術展覽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

作者:張營營 [博客]來源:“卡塞爾”微信公眾號
相關鏈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網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方網站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
承辦單位: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廣告總代理:北京中聞視媒廣告有限公司
電話:010-67133538
郵箱:cneescc@163.com
京ICP備18040214號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本站關鍵詞: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方網站 | 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東方文化教科文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