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登記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成立時間:1991年1月
導航
藝術觀點
危機之下重建批評——評《20世紀西方藝術批評文選》的雄心與實踐
來源:
藝術批評已進入危機,近期的相關討論進一步印證了這一判斷。十年來國內學界有關藝術批評危機的討論不絕于耳,近兩年更甚。2016-2017年《中國美術報》開辟專欄討論批評問題,2018年4月《美術觀察》雜志組稿討論批評現狀與對策,幾乎同時,武漢美術館主辦的青年批評家論壇,以“批評與策展”為題,討論批評和策展的關系。種種事件表明,學界正在以各種方式再次回應十年前有關“批評失語”的討論。批評的危機不僅發生在中國,也發生在北美,美國學者哈爾·福斯特稱之為“后批評狀況”。[1]
美國的那次討論發生在2002年,由《十月》雜志編輯部組織,名為“藝術批評的當下狀況”。按照哈爾·福斯特的觀點,2002年的那次討論中,與會者已經認識到藝術批評所處的后批評狀況。后批評狀況下的美國藝術批評體現為,相對于之前語言學、社會學和精神分析理論的豐富話語資源,后批評狀況下此類話語更新減緩;作品交易可以在話語真空中進行,無須批評的介入;批評家對藝術作品的判斷已被策展人和收藏家所代替,他們已經無須以批評作為中介來認識作品;批評寫作的門檻降低,以至于藝術家、讀者、新聞工作者和觀眾都可以成為批評家。[2]
對“批評陷入危機”的判定,意味著學界已經默默假設,批評曾經繁榮,而現在則走向低谷。筆者認為,當下對批評危機的焦慮,很大一部分是對批評家身份和話語權的焦慮,而這種焦慮是徒勞的。正如《20世紀西方藝術批評文選》的主編之一沈語冰先生所言:“說批評失效是從根本上誤解了批評的意識形態話語性質;而說批評無能,則從根本上夸大了批評的能力。批評是諸話語效應的一部分,應當回歸它的本質。”[3]所以,真正應該引起學界焦慮的不應是批評家身份和話語權的危機,而是藝術批評學術規范的缺失。
面對上述狀況,少喊些口號,少發表哀嘆,多進行實踐是當務之急。《20世紀西方藝術批評文選》由沈語冰與張曉劍二位先生主編,此書正是解決當下批評危機的重要實踐,其意義不言而喻。早在2017年初,作為這套叢書的總策劃,殷雙喜先生已經編輯出版一本《20世紀中國美術批評文選》。兩本文選分中西兩路,共同勾勒出藝術批評的基本輪廓,成為學界藝術批評學科建設的基礎之作。殷雙喜先生既是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的研究者,又是重要的親歷者和參與者,沈語冰先生在西方藝術批評領域耕耘二十余年,著作等身,二位先生合作編輯這兩本文選可謂相得益彰。
既然批評本身遇到了危機,那么應該如何重建?對中國學界而言,由于缺少藝術批評研究的基礎材料,批評的學術性建設也無從談起。國內藝術批評發展的現狀,恰如殷雙喜先生所言:“由于藝術展覽和市場推廣的迫切需要,雖然有大量的美術評論文章產生出來,但少有深入的美術批評論著和翔實可靠的美術批評史專著出現,有關美術批評基礎理論與20世紀中國美術批評史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中國美術史論界的短板。”[4]由此看來,批評本身的危機,還得按照批評本身的情況來開“藥方”,兩本批評文選的編者給出的“藥方”即是回到基礎文本。
由于存在一個語言的轉換過程,所以,回到基礎文本的工作,尤其對于西方藝術批評文本來說,更具挑戰性。《20世紀西方藝術批評文選》收錄了大量新譯文(40篇文章,18篇為新譯),又對某些舊文進行了重譯,這不僅意味著巨大的工作量,更為讀者們重新認識和理解西方現當代藝術批評推開了大門。沈語冰先生為這本文選設定了一個特色鮮明的框架結構:文選上篇是“批評的典范”,偏重呈現批評寫作與現當代藝術史的關系;下篇是“批評的理論”,偏重呈現批評寫作本身的范式與方法論。這種劃分方式,恰恰契合了批評寫作的兩個關鍵要素:“現場感”與“方法論”。
“現場感”是藝術批評與藝術哲學之間的關鍵區別。批評家是一群穿梭于各大展示空間中的職業欣賞者,他們的書寫工作與藝術事件緊密相關。所以,打開《20世紀西方藝術批評文選》的上篇,讀者們將看到與西方現當代藝術史緊密相關的一系列經典批評文本,從歐洲的后印象派開始,轉移到1945年之后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再到60-70年代的觀念藝術,一直到90年代的經典批評文本《關系美學》結束。這一系列文本顯示,批評的職責在于言說,言說對象是什么呢?不是歷史,而是寫作者身處的那個當下。
在現場感之外,批評寫作要有方法論意識,這個正是當代中國藝術批評領域所缺失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一位寫作者很容易做到身在藝術現場,但只有“現場感”卻遠遠不夠,他還需要足夠的理論素養。西方批評的基礎文本除了讓讀者觸知那段藝術的歷史之外,對于中國批評學科建設的根本作用,在于借鑒西方寫作者的方法論意識,從而在此基礎上生發出中國當代藝術批評自己的方法論。即便是在《20世紀西方藝術批評文選》上篇中,幾乎每篇文本都有自己的方法論,例如羅杰·弗萊的形式主義批評方法,瓦爾特·本雅明的馬克思主義方法,利奧塔的語用學方法等等。在文選下篇“批評的理論”中,西方藝術批評的方法論更是得到完整展示。無論是“范疇”,“方法”還是“反思”,文選收錄的文章基本包含了形式分析、西方馬克思主義、藝術社會史、女性主義、后結構主義、人類學等各類西方批評的主要方法論視角。
根據1945年之后當代藝術發展的地域性特征,在選文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兩位編者一定的偏好和傾向性。源自美國的批評文本,以及圍繞《十月》雜志產生的文本在整本文選中占了比較重要的位置。雖然《十月》雜志的文本風格被部分學者斥責為晦澀難懂,在2000年之后,該雜志的影響也在逐漸減弱。但不可否認,正是從羅莎琳·克勞斯為核心的“十月學派”開始,批評寫作的學科邊界才得到充分拓展,批評也不再滿足于隨感而發,藝術批評作為一門學科才得以在高校教育系統內占據一席之地,這難道不正是我們當前所需要的嗎?2011年開始,藝術學從文學中獨立,成為第十三個學科門類,藝術學理論作為該學科門類的第一個一級學科,被劃分為藝術史、藝術哲學和藝術批評三大基本方向,其中唯有藝術批評,我們甚至連一本像樣的教科書都拿不出來,這足以可見當前藝術批評真正的危機所在。中西兩本藝術批評文選的編者洞察了藝術批評的這一危機,通過編輯基礎文獻,為學界重建藝術批評開辟出一條新路徑。
作者:王志亮[博客]來源:西西弗斯藝術小組
相關鏈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網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
承辦單位: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廣告總代理:北京中聞視媒廣告有限公司
電話:010-67133538
郵箱:cneescc@163.com
京ICP備18040214號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本站關鍵詞: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方網站 | 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東方文化教科文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