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登記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成立時間:1991年1月
導航
藝術觀點
“中國式藝術金融”因何應運而生
來源:
5月初發布的《TEFAF2018藝術市場報告》,首次涉足藝術金融研究領域,聚焦經銷商的融資問題。轉型后的第一份TEFAF市場報告選擇這個主題,的確令人稍感意外,畢竟藝術金融這種稍顯前衛的話題,似乎與歷來風格保守的TEFAF歐洲藝術博覽會有些不搭。但是,細思之后,覺得這份報告恰恰很好地反映了一個國際頂級藝術機構的責任感和洞察力。
國內藝術金融的研究往往從金融機構或投資人的利益出發,旨在推出更多的金融產品和商業模式,從而為金融機構獲得更多利潤,對他們來說藝術只是一種營利工具。國外藝術金融研究的關注點在于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了解客戶,以便為他們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例如德勤藝術品市場報告的調研對象是私人銀行的投資顧問、收藏家和藝術行業專家,報告的主題涉及財富管理、藝術品抵/質押融資、藝術投資、藝術與科技,以及風險管理和規范等方面。TEFAF市場報告聚焦于經銷商的融資問題,則是從推動行業發展的角度出發,深入研究制約經銷商業務擴張的融資問題。
關注點的差異,以及服務對象的不同,直接造成了國內外藝術金融研究方向的巨大差別,并因此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業態狀況。以金融機構的自身利益為出發點,為牟利而生的某些中國藝術金融的倡導者們,首先推出了邏輯不清、運營機制不健全的文交所概念,他們將藝術家的作品包裝成金融產品,投入文化產權交易所,使其像股票一樣自由換手交易,一度將價值數十萬元的畫作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炒到了逾億元。
文交所的發起人鮮有藝術行業專家,但是對探測金融監管上的漏洞極其在行,于是在他們的手里藝術家辛苦創作的作品淪落成了金融票據,成了投機者的道具,變成了炒家的工具,完全失去了其存在的真正意義。利欲熏心的投機者們,硬生生地將為愉悅精神而誕生的藝術品變成了形而下的盈利手段,其手法是如此的粗魯和貪婪。
一些中國的藝術金融倡導者繼續鼓吹藝術基金高回報的概念,通過銀行銷售信托公司的藝術類信托基金,承諾短期內的高額回報率。事實上藝術品的投資回報往往是在長期持有的條件下實現的,況且,并非隨便一位藝術家的作品都能如其所愿地增值,相反,有升值潛力的藝術家少之又少,如果不是真正眼力超群、市場手段超群的專家,一般人還真是摸不到脈絡。而藝術基金的操盤手們,往往是些沒讀過幾本藝術史,沒研究過多少藝術理論的金融人士,他們設計出了五花八門的藝術資產包,用金融模型衍算出了高額的投資回報率,將其包裝成基金產品,通過銀行出售給對藝術市場不了解真相的普通投資者。
某些藝術金融的倡導者們不僅在缺乏實地調研的情況下隨意夸大藝術市場的實際規模,臆造出藝術品的價格增長空間,還奔走于各種金融論壇,向圈外人士兜售這些快速斂財的概念,于是新一輪的投資泡沫隨之而起,以至于2011年這些瘋狂的基金買出了個世界最大藝術品市場的排名。但是,那些蜂擁而上的藝術基金在隨后的幾年中鮮有盈利,熱潮過后,市場重新恢復平靜,留在場內的還是那些喜愛藝術的收藏者們。事實上,當時的一些藝術基金,最初成立的目的只是以藝術的名義募資,實際上是為國家嚴控的房地產項目注資。藝術再次成為金融弄潮兒牟利的工具,離審美和愉悅越來越遠。
中國的藝術金融的倡導者們還推出了一種所謂藝術銀行的概念,但是這個藝術銀行跟銀行完全沒有關系。藝術金融研究人士所稱的藝術銀行實際上是一種藝術品的租賃業務,租賃公司購入一定數量的藝術品,提供給租戶裝飾辦公室或住宅,租期結束,承租者歸還藝術品。這種模式只是傳統的租賃業務的一種,不知為何被冠以了藝術金融的帽子,也搖身一變成了一種金融概念。
在中國藝術金融出現的短短幾年時間里,各種以金融創新為名的新名詞、新概念層出不窮,新的商業模式未經充分論證,便急速上馬,其背后幾乎都隱藏著投機者們期待快速斂財的貪婪動機。一些所謂的藝術金融創新的倡導者們,恰恰迎合了這些渴望掙快錢、少勞多獲的投機心理,制造出了大量空洞的概念和邏輯不明的商業模式,并以學術的名義進行自我包裝,于是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藝術金融產業便應運而生,它既不為藝術品的收藏者服務,也不為藝術行業的從業者服務,它存在目的是為金融投機者搖旗吶喊、臨陣助威。
相關鏈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網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
承辦單位: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廣告總代理:北京中聞視媒廣告有限公司
電話:010-67133538
郵箱:cneescc@163.com
京ICP備18040214號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本站關鍵詞: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方網站 | 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東方文化教科文專業委員會